应用三圈理论帮你找准职业方向
|
发表时间:2006/1/10 浏览 3032 次 |
影响人一生幸福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出身、身体、性格、婚姻、职业等,这其中有的是不可选择的,象出身、身体等;有的是很难改造的,象性格;有的却是完全可以靠自己把握的,象婚姻、职业。正因为婚姻与职业是可以后天把握的东西,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之说。
找到一份工作也许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不断得到发展的职业,可能就要复杂得多。许多大学生在刚走向职场时往往一脸迷惘,他们不知道是应该自己创业还是去公司打工,是去应聘与所学专业关联的工作还是去试试自己有特长的职位;是应该到大公司去拿低薪水还是去小公司拿高工资,是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去做容易找的工作等等。其实,又何止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就是许多在职场上爬摸滚打多年的成年人,在职业生涯中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与长远的规划,在职业选择的紧要关口更是无所适从不辨东西,以至于多年下来弯路走了不少成绩却没看到,长吁短叹之余,却并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
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人生要取得成功,需要自身的许多努力,像正确的方向、勤奋的习惯、合适的方法等都是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还是方向。假如方向走错了,即使是再刻苦勤奋,你也未必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因为你始终在做一件并不适合你做的事情;相反,假如说方向没错,即使并不勤奋刻苦,但只要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地迈进,总是能够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的。有的人怎么看都不明白,一个学识不如自己勤奋不如自己甚至品行也不如自己的人,却能够被公司用在对外协调上,活得如鱼得水有滋有味?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个学识不如你却喜欢喝酒唱歌交朋结友甚至是纸醉金迷挥金土的人正在做适合他做的事情!
有一个龟兔赛跑的第二版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方向的重要性。说是龟兔第一次赛跑之后,兔子对因为骄傲睡着了而失败很不服气,认为凭自己的实力赢兔子应该不在话下,它提出要再跑第二次。结果第二次兔子还是输了,为什么呢?原来,发令枪一响兔子撒腿就跑,可是只顾跑没看路,结果跑错了方向,以至于再次失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光有天份和勤奋并不可靠,还必须辅之以正确的方向。
那么,正确的职业方向应该如何去寻找呢?
笔者自行琢磨的三圈理论或许能帮助正在身陷职场沼泽地寻找正确方向的人们。
你可以画三个圈:
第一个圈是你喜欢做什么?一个人如果总是在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心情想必是非常愉快的;
第二个圈是你能够做什么?一个人喜欢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往往会被人看作好高骛远,进而很快会让领导失去信心;
第三个圈是你做什么能赚到钱?一个人有了一份自己喜欢并且能够做好的事情并不一定就幸福,因为缺钱会使他无法实现人生的其他追求,继而他也会失去长久的工作动力。如果一个人在求职时,能够找到这三圈重叠的职业,那我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目前的职业正好与你的职业方向相吻合,你务必珍惜并加倍努力,以便早出成绩。
举个笔者本人的例子:
我原在一家政府机构担任地方重要行政长官的秘书,按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因为它的前景就是被提拔当官。但是,按照前面的三圈理论,我觉得这份职业对自己还是不很合适。对照第一个圈:你喜欢做什么?我当然喜欢当官,在这样一个行政权力炙手可热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不能免俗;对照第三个圈:你做什么能赚钱?当官当然能赚到钱,不要说接受贿赂,就是职务消费与个人风光一块也足以让人羡慕不已;问题出在第二圈:你能够当官吗?我是一个书生气比较浓的人,性格刚直,常常恃才傲物,不擅长揣摩领导,不喜欢社交应酬,不愿意说违心话,更没有掌权的亲戚,因此,我断定自己是不能够做到大官的。当我辞职离开官场时,有许多人为我腕惜,认为我是自毁大好前程。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因为当不了官而无奈并理性地选择了提前脱逃!当我辞职之后,南方一家媒体曾劝我入职做编辑,因为我的文字基本功和原先的作品被他们所认可。虽然我喜欢写作,也还能够写作,但我断定这个职业不能给我带来理想的第三圈,也就是说不能使我有比较满意的经济收入,因而被我婉拒。现在我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做职业经理人,感觉良好,这个职业是属于三个圈的重叠部分,即符合我喜欢做管理、能够管理好和通过管理好赚到令自己满意的钱这三个条件,和通过管理好赚到令自己满意的钱这三个条件。
有了这个简易的三圈理论,前文所述的一些大学生初入职场的疑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应该自己创业还是应该去公司打工?对于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来说,可能第一个圈是比较符合的,即为了实现理想敢于冒险,可是对第二个圈和第三个圈就未必符合,即由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