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么赚的,白手起家的奥秘
|
发表时间:2006/4/10 浏览 2043 次 |
钱是怎么赚的,白手起家的奥秘我曾经特别地欣赏那些从一无所有开始,白手起家的成功者。可能也是因为这种眼光,让我在一些问题上,钻到牛角尖里面去,尝试从中发掘他们成功的原因。
一位富有创业经验的长辈这样对我说,任何一个创业的人,都不可能一无所有,能够白手起家的!之所以你有这种误解,是因为,人们往往看不见自己已经拥有的,只是看见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事实上,谁都一定要利用一点东西才能从事经营这个行当,只不过,在开始的时候,可能十分有限,所以,他们也就只能从简单的行业起步,慢慢积累而发展起来。事实上,经营者的主要职能,就是不断地去开发、争取自己的经营资源!
这不禁让人感到有点玄乎!我也不只一次地听见另外一些成功创业的过来人这样说道,经营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你自己有多少的能耐和资本,而是你能否打造出一个能带来利润的聚宝盘,例如办一家工厂或者一个商场,当老板的人,就是在这里面,赚他们能够赚到的钱。归根到底,经营就是把能够生财的东西组织起来!
从他们的语气,让人留下有这样的印象,好像你要进入经营这个行当,其实并不需要什么能耐!而事实却一再地证明,不是谁都能够在这里取得成功的,却就是有不少像我的远亲那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成为让人羡慕的企业老板,令你不可思议!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似乎冥冥之中,有一些东西,不是你所能够把握得往的,应验了一句曾经流行一时的歌词:有时终须有,无时莫强求!
在我自己任职外企的时候,就曾经听见老板不只一次地对我说:“你可以争取自己当一个老板了!”
我总以为,他说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有心的嘲笑我,也是无意地敷衍我,最多不过是给我一个便宜的鼓励,像是给你打一支强心剂,好让你继续为他卖命。虽然,他并不知道我曾经有过一段创业的经历,但我自己心里明白,曾经历过的失败,令我不敢轻易有过分的期望。现实当中,让我不时地看见别人一而再地失败,更不容我不能不现实一点!
有一次,在一个偶然巧遇的机会,我凭着一点私人关系,成功地为公司揽回来一笔生意,事前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几经周折,歪打正着,也算有点运气,竟然赚到一笔可观的收入。我的老板因此高兴不已,脱口而出地对我说道:“你自己去办个企业吧!”
这不禁让我起了疑心。老板究竟是欣赏我还是贬低我?也许是在暗示我应该有所收敛,要不就是赶快辞职开路?按常理,当老板的,通常不会鼓励别人,特别是自己的手下去做老板,免得将来要同自己竞争!
故此,我不能不婉转地问他:“这话怎么讲?”
也许,老板见我和一帮同事正听得入迷,他自己也正说得兴起,用过午餐之后,老板一改从前饭后必定要午休的习惯,继续给我以及在场的几位企业高层员工,上起他的历史课。
那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当时,我的生产工场集中在香港,做欧洲订单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务转移到大陆。为了对设在大陆的分厂加强管理,我在香港登报招聘一名愿意赴大陆工作的管理人员。
在刚刚结束招聘后的几天,有一位年青人亲自上门求职。当时,负责接待的文员告诉这位不速之客,公司需要的人已经找到了,谢绝来访者的申请。这位年青人可能有点不甘心,向文员介绍自己是从外国留学归来,曾经在国外的大企业工作过,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愿意到内地工作,请求文员给他一个同老板见面的机会,好亲自向老板解释。最后,被我的秘书以老板不在为理由回绝了。 第二天,青年人再一次来到公司,要求同见老板一面。正好,那天我在办公室,透过玻璃窗看见这位年青人,我发现他很有诚意,形象也很清爽精干,看来是一个务实的人,我打算给他一个机会,试用一回。于是,我开出一个比较低的薪金条件,让年青人回内地的工厂分担部分生产管理,协助我刚刚聘用的新厂长开展工作。
年青人在我的分厂一干就是两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很少回自己在香港的家探亲度假,因为用心,他很快就把工厂的整个生产流程完全熟悉,工作上手很快,做出不少的成绩,所以,我也打算重用他。
不久,分厂的厂长因故要离开公司。我计划提升年青人接任厂长职务。正当我通知他做好接替准备的时候,出乎我的意料,年青人竟然谢绝接受这项任命,反而向我提了一个想法。
他说:“老板,我本来是一个内地人,几年前自费到外国留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国企业工作了三年。我之所以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内地,是想把我这些年的所学和经验,利用我在内地的亲朋好友和社会关系,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希望能够自己创业当老板。
“之所以有这个 |
|